回顧分析國內散熱器產業現狀及開發
鋼制散熱器以及各種輕型散熱器,是現代具有高技術含量的工業化產品,在我國卻被很多人看做是工藝簡單的薄鐵產品,采用半機械化方式制作,無人深人研究材料成型和焊接過程中的規律,也更無能力創建高技術的專門工藝,這些都為鋼制散熱器在我國的應用、推行埋下了隱患。90年代以來,從鋼柱散熱器在平朔煤礦大面積漏水事故起,一系列質量問題集中暴露出我國鋼制散熱器技術基礎薄弱,內在品質低劣的弊病。自此,眾多工程設計限用鋼制散熱器,一些企業轉產,致使鋼制散熱器市場迅速萎縮,生產停滯,產品走人低潮。
浙江桑禾散熱器有限公司專業生產銷售壓鑄鋁散熱器,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企業。
在傳統采暖區,采暖主要靠集中供暖系統。在這個系統中熱源主要有熱電站、鍋爐房、大型熱泵等,熱媒有熱水或先蒸汽后熱水(二次換熱)等,室外的輸水或輸汽管道一般為鋼管。鋼管很容易生銹,所以要用酸或堿除銹。但用酸除銹后鋼管生銹更快,而用堿除銹效果則好些,所以一般認為堿對鋼管生銹有保護作用。在這種理念下,系統管理人員就會有意無意的提高供熱熱水的堿性,比如將除銹后的高堿性水直接用作供熱熱水,或者在供熱熱水中加堿,來防止用戶盜用熱水。
實際上引起鋼管生銹的因素是供熱熱水中的溶解氧或管道內的空氣氧,所以除氧阻氧是鋼管防腐的關鍵。而堿性較強的水,不但污染環境,縮短各種散熱器和熱計量與控制儀表設備的壽命,而且對鋼管本身也有一定的腐蝕。所以國外及國內管理規范的集中供暖系統其供熱熱水都是中性或弱堿性(一般PH值6~8.5),并在系統中有專門的除氧設備,而且一定是閉式系統,滿水保養,充分除氧阻氧。在這種規范的系統中,大多數散熱器都能很好地使用,而歐式鋁制散熱器不僅散熱量大并具有獨特的導風結構不熏頂不熏墻,所以是1理想的散熱器之一。
集中供暖的樓盤,水壓大多有保證,散熱器的水距一般不受限制。如果采用壁掛鍋爐供暖,水壓會比較小,水距不宜過高,選擇1.5米以下的高度,否則采暖效果將大打折扣,散熱器會一半涼一半熱。如果采用燃煤采暖爐取暖,與之匹配的則是鑄鐵散熱器。
集中供暖系統分為密閉式和敞開式兩種,密閉式可防止氧氣進入,系統不易受腐蝕,使用年限長,選擇散熱器的面較廣;敞開式投入資金少,系統容易受腐蝕,易老化,易漏水,配置耐腐蝕的產品,如鋁合金、銅鋁復合散熱器等。 不同水距、不同柱數的一組散熱器傳導的熱量不同,選擇時應依據房間面積準確計算,避免出現“大馬拉小車”或“小馬拉大車”現象。高層建筑如果采用集中供暖時水壓非常大,應選擇承壓性能較佳的鋼制和鑄鐵散熱器,避免發生爆裂現象。